7月2日下午3点10分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转体施工负责人一声令下,国内首座门式墩顶双幅超宽非对称混凝土梁转体桥,在预定的铁路天窗期实施空中双转体。前后共计历时68分钟,重达1.1万吨的右幅逆时针旋转110.01度,重达1.45万吨的左幅顺时针旋转71.26度,双转体桥顺利完成空中“二人转”,成功创下全国纪录。
转体施工进程前后对比图
由于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货运通道之一,项目施工天窗期严格受控,加上桥体与地铁及铁路线路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非常复杂(距离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、西安地铁10号线不足2米,还需避免影响规划的西安地铁3号线及中欧班列货运北环线下预留通道),项目整体施工难度大,对技术方案设计和实际作业效率均是极大的考验。
球铰支座的设计是拉动万吨以上桥梁转体精确施工的关键。经多次反复论证,项目最终采纳济通股份创新研发的“墩顶可拆卸自落梁智能转体”技术,并由济通股份负责转体球铰系统的生产制造、安装、转体施工、姿态调整和体系转换等工作。
“墩顶可拆卸自落梁智能转体”技术依托济通股份TWINSA@智能测控技术进行场景开发,其核心优势在于:
1)转体重心低,转体过程安全、平稳、操作便捷(左幅耗时60分钟,右幅90分钟);
2)智能转体球铰自落梁系统稳定,使体系转换操作简单,效率大幅提升,全过程无需顶升梁体,无需配备复杂、大型、高精度顶升系统;
3)球铰、反力座等转体设备可拆卸、可重复使用;
4)工程综合造价、碳排放显著降低。
“墩顶可拆卸自落梁智能转体”技术在西安欧亚大道跨铁路桥梁顺利完成转体项目实施,是济通股份TWINSA@智能测控系统下的又一次创新技术与应用场景突破,也是公司与上下游协同单位技术创新、精诚合作的积极示范。随着跨铁路桥梁转体的圆满实现,“一带一路”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的整体进度已达到95%。
项目预计1个月后将进行体系转换到永久支座承载,届时,济通股份诚挚欢迎行业专家、领导莅临观摩指导。